织密基层“微网格”,激活治理“新引擎” ——以红光街道高店社区微网格提升项目为例
项目类别:社区微网格提升项目实施主体:郫都区红光街道高店社区
实施年度:2023年-2024年
(一)项目背景
高店社区位于红光街道南片区,幅员面积0.52平方公里,辖区内共有6个商业小区、400余家商户,常住人口1.7万余人,有5个居民小组,7个综合网格,100个微网实格,13支娱乐型自组织,各类资源较为丰富。社区较多为外地迁入人口,存在社区凝聚力不足、居民需求多元、活动参与度较低、骨干人才紧缺等系列问题,严重影响了社区自治管理成效。然而,随着社区深入推进“微网实格”工作进程,一些社区治理顽疾也逐渐被清理,但从微网格员的发展层面来看,还应寻求新的突破点,推动微网格队伍建设,全方位、多层次提升微网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;从提升自治意识层面来看,还应联动多元主体开展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的社区主题活动,推动“人与人”“人与社区”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交流融合,激发社区内生动力。
(二)主要做法
坚持以社会网络支持理论为指导,采取“1356N”的服务模式,即“一平台、三方法、五步骤、六主体、N服务”,即打造一个“微网格之家”综合服务站,创新“党建引领+微网实格+志愿服务”的工作方法,通过“聚人气、组队伍、提能力、强机制、树榜样”五步走的具体路径,发挥“社区+社工+社区社会组织+社区志愿者+社区慈善资源+微网格”六大主体优势,开展多项精准化、专业化、多元化、常态化的社区治理服务活动,构建“居民与居民、居民与社区”间的社会支持网络,激活本土微网格治理力量,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,推动建设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治理共同体。
1.聚人气:凝聚“微”力量,织密邻里互助网。本案例以高店社区为中心,辐射辖区所有院落,以整合社区资源、发掘居民骨干、促进居民互动、扩展人际交往为目的,开展三大类型社区活动,即通过志愿服务活动,美化社区环境、帮扶弱势群体、增进邻里感情;通过亲子活动,增强家庭凝聚力,培养社区小公民;通过院落共治,激发居民自治力,共解治理难题,提升治理效能。并以此为契机,摸排社区中有特长、有资源、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骨干,建立社区“微网实格”人才库,从中选拔培养潜力微网格长,带领居民参与治理,为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。
2.组队伍:优化“微”队伍,实现服务全覆盖。为进一步促进微网实格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,延伸服务触角,为居民提供“零距离”“精准化”服务,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围绕“找、选、育、用、评”五个方面,动员优秀党员、自组织成员、退役军人、志愿者和热心居民五类人群担任微网格长,推进微网实格队伍孵化,成功组建“网格互助帮帮团”“网格联动先锋队”和“微创投A队”3支微网格自组织队伍。由“网格互助帮帮团”牵头,以党群服务中心、院落公共空间为阵地,协同居委会、物业、居民骨干、微网格员等四大主体,打造集咨询、矛盾调解、议事协商、互动交流等于一体的“微网格之家”工作站,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,解决急难愁盼问题。
3.提能力:提升“微”水平,增能赋权促成长。为强化微网实格治理效能,本案例聚焦微网格队伍能力建设,围绕微网格员日常工作内容和职能职责,通过“课堂增能+参访赋能+实践提能”相结合的形式,开展三次提能培训活动,增强微网格员相关工作技能;一次外出参访,对标先进社区,学习优秀经验,拓展治理视野,激发创新思维;五项以微网格长为核心,以“为老服务、青少年服务、救助帮困服务、社区治理”为主要内容的微公益创投项目,发挥“微”力量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,切实解决问题,助力微网实格工作做深做实。
4.强机制:完善“微”机制,推动运行更高效。党建引领“微网实格”三级治理体系是成都市推进大城善治的创新举措,有效弥补了传统“自上而下”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中政府负担过重,责权不明等弊端,充分发挥了基层群众自治力量。高店社区为贯彻落实成都市《关于深化党建引领“微网实格”治理机制的实施方案》,确保微网格管理有序高效,采取社区牵头,网格长与专职网格员积极参与的形式,搭建微网实格协商会,共议社区网格工作机制,完善准入、准出、调动等机制,明确职责、流程与考核,以制度促管理。同时加强监督与评估,确保制度落实,形成制度管人,流程管事的运转机制,实现网格管理精细化、规范化、高效化。
5.树榜样:树立“微”榜样,传播能量促持续。高店社区运用“双管齐下”的激励方法,一方面深入挖掘微网格内有高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微网格故事和乐于奉献、工作负责的微网格长,并以此为事迹材料,在社区微信公众号上开辟“微网格故事汇”专栏,定期推送正能量事迹,以故事触动人心,对外激励群众向榜样学习,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。另一方面对内举行微网格长评优表彰活动,为优秀微网格长发放荣誉证书,肯定微网格长工作成效,提升自我价值,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。
(三)项目成效
第一,人才队伍能力显著提升。聚焦微网实格人才队伍能力提升,链接专业社工和督导力量,通过增能赋权,多层次、全方位加强微网格长及其团队成员的理论知识、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,有效提升了微网实格自治队伍的综合实力。3支微网格队伍从原来共计只有5人发展壮大到如今已有30余人的团队,成功完成了队伍的扩建。各队伍也分别承接了“守望相助·接力解忧”助力小区幸福满格、手拉手垃圾分类我先行、微网格员能力提升、弘扬传统文化、居民身体素质提升、环境保护等5个微创投项目,累计服务居民900余人次,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,得到了各方的广泛认可和好评,服务满意度达95%以上。实现了独立开展社区治理,用治理“微”网格托起群众“大”民生的治理目的。
第二,社区关系网络成功搭建。社区发展需构建多元主体间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,不断累积社区社会资本,以提升社区整体和全部居民的风险抵御力和抗逆力。高店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整合社区资源,联动微网格员、物业、社区慈善资源、居委会等,多措并举,实施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15场,服务居民500余人次,有效增强了多元主体间的联系和人际互动,构建了社区内部的社会支持强关系网络,为微网实格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互助关系网。
第三,工作机制更加科学高效。党建引领,社区牵头,凝聚“微力量”,形成治理合力,搭建起微网实格协商议事会,形成科学、合理、高效的微网格工作运转机制,明确了各岗位职责、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,规范了微网格长和微网格员的言行举止,确保微网格管理工作有序进行,大幅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。
第四,社区正能量得以传播。依托社区公众号,开辟“微网格故事汇”专栏,深入挖掘微网格故事,成功在社区内树立了一批“微”榜样。自项目实施以来,已分享微网格长、微网格员及社区居民骨干风采展播4篇,阅读量达800余人次,点赞量达300余次,充分展现了社区居民对微网格长等认同和肯定。以故事传递邻里互助精神,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,激发了更多居民积极、主动、自觉参与到社区自治当中,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营造“共治共建共享”社区氛围,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。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.43%
2023-09-04 02:01 - 名单来了!北京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
2023-09-22 02:05 - “悦读大运·书香成都”系列活动走进北京
2023-06-29 02:04 - 王毅与沙利文会面,再提反“台独”
2024-01-30 02:06 - 首家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于北京朝阳开园,国内主题公园扎堆“上新”
2023-09-27 02:05 - 罗布泊4人不幸遇难追踪:朋友称领队贾某经验丰富,或车辆抛锚求援过程中意外身亡
2023-08-04 02:04
推荐阅读